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原瓶与原酒的文字游戏:波尔多酒烟台灌

2025-03-19 17:05580中华酒网北京商报

消费者奔着购买进口葡萄酒,却因一字之差买到了国内灌装的“进口酒”。近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大量标注“原酒进口”字样的葡萄酒产品正通过模糊概念的方式涌入市场,与消费者认知中的“原瓶进口”形成认知鸿沟。如此信息差,给不法商家提供了欺瞒消费者的沃土。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散装葡萄酒进口量同比激增42%,而同期消费者投诉中“进口酒质不符”问题占比超六成,一场由“一字之差”引发的品质危机正在发酵。

一瓶酒俩“产地”

“这款葡萄酒正面标签上没有中文字样,背后标签上写着‘康蒂白马·蓝蒂庄园干红葡萄酒’,底下还写着原酒生产国是法国。怎么看都是法国进口葡萄酒。当时是因为看到19.6元/瓶这个价格,虽然有些不确定,但还是买了,到货之后看包装也很好,就没觉得这个酒有问题。”消费者曹女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讲述自己购买进口葡萄酒的经历。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曹女士购买的这款葡萄酒,瓶身背标印有两个“产地”,“原酒生产国:法国”“产地:山东·烟台”。记者联系这款酒的国内经销商,深圳市宝嘉酒业进出口有限公司了解产品产地等详细信息,但截至发稿,企业未给予回复。

资深葡萄酒经销商表示,国内经营原酒进口的企业,通常经销商和包装商实质为一家公司,两个名字运营。“经销商”公司负责散酒的进口,再通过包装商进行灌装,最后进行销售。

曹女士的经历并非个例,北京商报记者在天猫平台搜索“法国进口干红葡萄酒”注意到,原瓶进口法国干红葡萄酒产品价格通常在150—300元不等。而曹女士所购买的产品,仅需要19.6元/瓶。从价格上来看,“原酒进口”产品相较于“原瓶进口”产品,在售价上存在巨大的差异。

某葡萄酒经销商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这种“原酒进口”的产品,其实在国内已经有很多年了。有很多人通过进口散酒,再在国内进行灌装、售卖。虽然原料是进口的,但在运输过程中为了更低的成本,对原酒的储存可能并不完善,质量很难有保障。

潜规则vs信息差

诸多消费者在购买葡萄酒时,往往只关注产地和价格,对于产品的具体进口方式却知之甚少。大多数消费者看到“原酒进口”便认定为进口酒从而购买。虽然在消费端存在信息差,但其实在葡萄酒市场,混淆“原瓶”和“原酒”概念的潜规则由来已久。

所谓“原酒进口”是指在国外酿造完成后,以散装形式进口到国内,然后在国内进行分瓶灌装和贴标。葡萄酒从种植、采摘、压榨、发酵到熟化的全过程在国外完成,最后装瓶工作在国内进行。而“原瓶进口”在种植、采摘、压榨、发酵、熟化等方面也是在国外完成,此外,灌装和贴标等过程也均在原产国完成。葡萄酒在原产地装瓶后,直接出口到其他国家销售。

潮饮荟(上海)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殷凯表示,“原瓶进口”的葡萄酒在风味、口感和品质上更有保障。产品离开酒窖的时候已经装瓶,氧化和杂菌感染风险最小。而“原酒进口”酒体在运输途中面临更多氧化和杂菌感染风险,以及温度和剧烈晃动带来的考验。这些风险普遍存在于酒液运输和灌装过程中。在进口价格方面,实际上散酒的单价是高于原瓶的,但同一个集装箱内,散酒后期可灌装的数量远比原瓶进口数量多,因此原酒进口的产品折算下来,拥有更低的成本价格。

事实上,除了运输途中的保存问题外,与原瓶进口相比,原酒进口减少了运输成本以及关税,所以在价格方面,两者也存在相对较大的差距。原瓶进口不仅要保证运输过程中瓶子不能破损,还要经过相对较高的关税后才可以进入国内市场。

瓶身藏着产地信息

严格意义讲,“原酒进口”并非真正进口酒。业内人士表示,消费者仅凭“原瓶”“原酒”“原汁”等相似术语难以辨别,如果商家故意隐瞒,那么消费者买到低质进口葡萄酒的几率很高。

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孙宇昊律师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消费者有权知悉商品的真实产地、成分、生产工艺等信息。经营者应当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真实、全面地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相关信息,不得通过虚构经营者资质、资格或者所获荣誉,虚构商品或者服务交易信息、经营数据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如果商家在销售过程中故意隐瞒葡萄酒的灌装地,或者把“原酒进口”冒充“原瓶进口”进行销售,则可能构成虚假或误导性宣传,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

事实上,对于消费者而言,想要辨别是否是“原瓶进口”的葡萄酒并不难。首先,正规途径进口的葡萄酒产品,通常会在瓶身标签上印有“原瓶进口”字样。其次,消费者可以通过瓶身上的编号来区分。

“原瓶进口”的葡萄酒瓶身背后都会印有“生产企业在华注册编号”“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编号”等信息,由4位大写英文字母和14位数字组成,遵循特定的格式:“C”+ 3位英文国家代码+4位数字产品类别代码+6位数字年月日期+4位数字顺序号。以拉菲为例,在国内销售的产品背后均印有“CFRA23012210143782”。而“原酒进口”的葡萄酒生产许可证则是“SC”开头的国内编号。

北京商报记者在走访时发现,盒马、七鲜等商超的进口酒货架上,进口葡萄酒瓶身基本都印有“原瓶进口”字样,背后标签也印有“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编号”;在CHEERS齐饮进口葡萄酒店、1919酒类直供店内,进口区域货架上的葡萄酒也均为“原瓶进口”,国产葡萄酒货架上的产品则均印有“SC”的国内生产许可证,但并未出现两个产地信息。

殷凯表示,消费者在购物时,要仔细阅读葡萄酒的前标和后标。如果是在国内进行灌装,但在宣传时存在故意让消费者以为是进口产品,那么这类商家所售的葡萄酒,需要消费者提高警惕。

对于市场而言,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进口葡萄酒市场的监管力度,同时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辨识能力;对于虚假宣传的行为,相关部门应依法予以严厉打击;相关部门应设立专门的投诉举报渠道和平台,让消费者在购买进口葡萄酒时,可以有更放心、便捷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

律师则进一步提示,消费者不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购买进口葡萄酒时,一定要向商家索取发票或收据等购物凭证,以便在发生纠纷时作为维权的证据。另外,消费者还应尽量选择在正规渠道购买进口葡萄酒,尽可能选择品牌相对较大的渠道进行购买,以免买到假冒伪劣产品。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贵州珍酒下沙投产4.4万吨
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一博 冯若男)10月27日,北京商报记者从珍酒李渡集团公众号获悉,2025年下沙季,贵州珍酒投产4.4万吨。近年

0评论2025-10-2819

2025中国(宝鸡)国际酒业展览会圆满结束
10月23日至27日,2025中国(宝鸡)国际酒业展览会在宝鸡进行。本次展会以“丝路美酒 醇享世界”为主题,是宝鸡第三次承办以酒产

0评论2025-10-2821

酒企对开盖酒概不负责,劝退消费者恐怕不治本
10月23日,针对开瓶酒等产品,某酒业发布声明称,针对市面上的开瓶酒、开盖酒及光瓶酒等违规产品,不再提供检验服务和售后服务,

0评论2025-10-2819

“贵酒”商标纠纷尘埃定,上海贵酒营收大降,退市风险高悬
“贵酒”之争落幕,上海贵酒败诉被判停用“贵酒”名称持续6年的“贵酒”之争迎来终审判决。根据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

0评论2025-10-15306

王勇率队到访中国酒业协会进行座谈交流
10月13日,宝鸡市人民政府市长王勇率队到访中国酒业协会,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热情接待并举行座谈交流,双方就共同推动宝鸡

0评论2025-10-15296

泸州老窖:投资者建议收购椰岛鹿龟酒进军保健酒领域
投资者提问:建议公司收购海南椰岛鹿龟酒进军保健酒领域,现在白酒竞争激烈,增长空间有限,保健酒药酒是一片蓝海,增长潜力巨大

0评论2025-10-15295

联手川超,川酒军团打造营销新范式
执笔 | 洪大大编辑 | 扬 灵近几个月,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川超)正以席卷全域的态势改写着四川的体育消费版图。中秋国庆期间,

0评论2025-10-15273

皇台酒业上半年营收下滑 亏损加剧
作为甘肃地区的老牌酒企,甘肃皇台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皇台酒业”,000995.SZ)上半年业绩表现不佳,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

0评论2025-10-09568

万吨坛储区投用!宋河酒业以长期主义加速名酒复兴
9月19日,宋河酒业2025秋酿封坛大典在鹿邑县宋河酒厂举行。这场活动不仅全方位展示宋河酒业的战略布局以及阶段性发展成果,更是

0评论2025-09-22919

吴向东:呼吁酱酒行业不要打价格战,600元是好酱酒最低标准
9月19日大珍·珍酒正式上市,珍酒李渡董事长吴向东呼吁,希望所有做酱酒的行业的人不要去打价格战。酱酒的成本非常高,税收也非

0评论2025-09-22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