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原瓶与原酒的文字游戏:波尔多酒烟台灌

2025-03-19 17:05370中华酒网北京商报

消费者奔着购买进口葡萄酒,却因一字之差买到了国内灌装的“进口酒”。近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大量标注“原酒进口”字样的葡萄酒产品正通过模糊概念的方式涌入市场,与消费者认知中的“原瓶进口”形成认知鸿沟。如此信息差,给不法商家提供了欺瞒消费者的沃土。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散装葡萄酒进口量同比激增42%,而同期消费者投诉中“进口酒质不符”问题占比超六成,一场由“一字之差”引发的品质危机正在发酵。

一瓶酒俩“产地”

“这款葡萄酒正面标签上没有中文字样,背后标签上写着‘康蒂白马·蓝蒂庄园干红葡萄酒’,底下还写着原酒生产国是法国。怎么看都是法国进口葡萄酒。当时是因为看到19.6元/瓶这个价格,虽然有些不确定,但还是买了,到货之后看包装也很好,就没觉得这个酒有问题。”消费者曹女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讲述自己购买进口葡萄酒的经历。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曹女士购买的这款葡萄酒,瓶身背标印有两个“产地”,“原酒生产国:法国”“产地:山东·烟台”。记者联系这款酒的国内经销商,深圳市宝嘉酒业进出口有限公司了解产品产地等详细信息,但截至发稿,企业未给予回复。

资深葡萄酒经销商表示,国内经营原酒进口的企业,通常经销商和包装商实质为一家公司,两个名字运营。“经销商”公司负责散酒的进口,再通过包装商进行灌装,最后进行销售。

曹女士的经历并非个例,北京商报记者在天猫平台搜索“法国进口干红葡萄酒”注意到,原瓶进口法国干红葡萄酒产品价格通常在150—300元不等。而曹女士所购买的产品,仅需要19.6元/瓶。从价格上来看,“原酒进口”产品相较于“原瓶进口”产品,在售价上存在巨大的差异。

某葡萄酒经销商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这种“原酒进口”的产品,其实在国内已经有很多年了。有很多人通过进口散酒,再在国内进行灌装、售卖。虽然原料是进口的,但在运输过程中为了更低的成本,对原酒的储存可能并不完善,质量很难有保障。

潜规则vs信息差

诸多消费者在购买葡萄酒时,往往只关注产地和价格,对于产品的具体进口方式却知之甚少。大多数消费者看到“原酒进口”便认定为进口酒从而购买。虽然在消费端存在信息差,但其实在葡萄酒市场,混淆“原瓶”和“原酒”概念的潜规则由来已久。

所谓“原酒进口”是指在国外酿造完成后,以散装形式进口到国内,然后在国内进行分瓶灌装和贴标。葡萄酒从种植、采摘、压榨、发酵到熟化的全过程在国外完成,最后装瓶工作在国内进行。而“原瓶进口”在种植、采摘、压榨、发酵、熟化等方面也是在国外完成,此外,灌装和贴标等过程也均在原产国完成。葡萄酒在原产地装瓶后,直接出口到其他国家销售。

潮饮荟(上海)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殷凯表示,“原瓶进口”的葡萄酒在风味、口感和品质上更有保障。产品离开酒窖的时候已经装瓶,氧化和杂菌感染风险最小。而“原酒进口”酒体在运输途中面临更多氧化和杂菌感染风险,以及温度和剧烈晃动带来的考验。这些风险普遍存在于酒液运输和灌装过程中。在进口价格方面,实际上散酒的单价是高于原瓶的,但同一个集装箱内,散酒后期可灌装的数量远比原瓶进口数量多,因此原酒进口的产品折算下来,拥有更低的成本价格。

事实上,除了运输途中的保存问题外,与原瓶进口相比,原酒进口减少了运输成本以及关税,所以在价格方面,两者也存在相对较大的差距。原瓶进口不仅要保证运输过程中瓶子不能破损,还要经过相对较高的关税后才可以进入国内市场。

瓶身藏着产地信息

严格意义讲,“原酒进口”并非真正进口酒。业内人士表示,消费者仅凭“原瓶”“原酒”“原汁”等相似术语难以辨别,如果商家故意隐瞒,那么消费者买到低质进口葡萄酒的几率很高。

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孙宇昊律师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消费者有权知悉商品的真实产地、成分、生产工艺等信息。经营者应当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真实、全面地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相关信息,不得通过虚构经营者资质、资格或者所获荣誉,虚构商品或者服务交易信息、经营数据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如果商家在销售过程中故意隐瞒葡萄酒的灌装地,或者把“原酒进口”冒充“原瓶进口”进行销售,则可能构成虚假或误导性宣传,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

事实上,对于消费者而言,想要辨别是否是“原瓶进口”的葡萄酒并不难。首先,正规途径进口的葡萄酒产品,通常会在瓶身标签上印有“原瓶进口”字样。其次,消费者可以通过瓶身上的编号来区分。

“原瓶进口”的葡萄酒瓶身背后都会印有“生产企业在华注册编号”“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编号”等信息,由4位大写英文字母和14位数字组成,遵循特定的格式:“C”+ 3位英文国家代码+4位数字产品类别代码+6位数字年月日期+4位数字顺序号。以拉菲为例,在国内销售的产品背后均印有“CFRA23012210143782”。而“原酒进口”的葡萄酒生产许可证则是“SC”开头的国内编号。

北京商报记者在走访时发现,盒马、七鲜等商超的进口酒货架上,进口葡萄酒瓶身基本都印有“原瓶进口”字样,背后标签也印有“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编号”;在CHEERS齐饮进口葡萄酒店、1919酒类直供店内,进口区域货架上的葡萄酒也均为“原瓶进口”,国产葡萄酒货架上的产品则均印有“SC”的国内生产许可证,但并未出现两个产地信息。

殷凯表示,消费者在购物时,要仔细阅读葡萄酒的前标和后标。如果是在国内进行灌装,但在宣传时存在故意让消费者以为是进口产品,那么这类商家所售的葡萄酒,需要消费者提高警惕。

对于市场而言,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进口葡萄酒市场的监管力度,同时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辨识能力;对于虚假宣传的行为,相关部门应依法予以严厉打击;相关部门应设立专门的投诉举报渠道和平台,让消费者在购买进口葡萄酒时,可以有更放心、便捷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

律师则进一步提示,消费者不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购买进口葡萄酒时,一定要向商家索取发票或收据等购物凭证,以便在发生纠纷时作为维权的证据。另外,消费者还应尽量选择在正规渠道购买进口葡萄酒,尽可能选择品牌相对较大的渠道进行购买,以免买到假冒伪劣产品。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贵州茅台:2024年业绩稳健增长,茅台酒贡献显著,现金流充沛
近期贵州茅台(1568.880,19.86,1.28%)(600519)发布2024年年报,证券之星财报模型分析如下:经营业绩根据贵州茅台(600519)发布的20

0评论2025-04-046

法国总统马克龙将召集受美国关税打击的行业开会,预计法国葡萄酒和烈酒在美国的销量下滑至少20%
法国总统府周四表示,法国总统马克龙将于当天晚些时候在爱丽舍宫召集所有受到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周三宣布的进口关税影响的企

0评论2025-04-049

进口额飙升54.23%!2025年1-2月葡萄酒进口数据持续回暖
近日,海关总署公布了2025年1-2月葡萄酒进口数据:进口量约为4100.99万升,同比增长11.11%;进口额约为2.58亿美元(按当前汇率约

0评论2025-04-047

中国保健酒行业:2025头部品牌集中,新锐品牌崛起
前言近年来,随着中国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和消费升级趋势的深化,保健酒行业迎来了新一轮增长机遇。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基于市场

0评论2025-04-0234

古越龙山:部分坛酒系列黄酒提价8%-9%,女儿红桶装酒系列黄酒提价3%-5%
近日,古越龙山(8.750,0.28,3.31%)发布关于部分产品提价的公告。披露鉴于部分产品包装及配方优化调整,为进一步提高公司的品牌力

0评论2025-04-0226

舍得酒业营收净利润大降:业绩创多年来最差,被券商下调盈利预期
《港湾商业观察》施子夫 王璐在舍得酒业(600702.SH)官网上,如今还写着:作为川酒“六朵金花”之一,舍得是白酒行业第三家全国

0评论2025-04-0231

中国国际酒博会开幕;3项酒类相关国家标准起草筹备;华润酒业与京东升级战略合作
01中国国际酒博会开幕3月27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在泸州开幕,活动将持续至本月30日。据悉,本届酒博会共设置10大展

0评论2025-03-2837

中国酒协理事长宋书玉:泸州是“世界级白酒产业集群”的标杆
中国发展网讯记者王进报道 美酒大千,香漫人间;三月泸州,金波璀璨。3月27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在泸州盛大启幕。中

0评论2025-03-2834

舍得酒业百亿梦碎:业绩腰斩、现金流转负
三年前,作为川酒“六朵金花”之一的舍得酒业(57.680,0.71,1.25%)(600702.SH)提出了“三年百亿营收”的发展目标,即到2024年公

0评论2025-03-2836

舍得酒业净利润暴跌80%,押注“老酒战略”能行吗?
近日,舍得酒业(56.900,-0.01,-0.02%)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5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4.41%;实现营业利润5.

0评论2025-03-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