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喝酒后怎么解酒?

2018-12-06 08:501270中华酒网百家号

酒是一种充满了魔幻的饮料,除了上面的麻醉作用让人变为脱缰野马失态。

常见的是:

说话声音变高、听力变弱;

辨别力减弱、勇气胆量却增加了;

爱笑爱哭爱吆喝了;

情绪更容易波动,生气或者伤心,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喝酒的人有的反常哭、笑,吵闹甚至打架斗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酒成了人人喊打的祸害。餐桌上的酒成了酒精肝、脂肪肝的罪魁祸首,也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喝酒并不一无是处,只要掌握喝酒技巧,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

避免这些一起吃

白酒+啤酒

啤酒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和大量水分会促进白酒中高浓度的酒精在全身渗透,更容易对肝、脑、肾、胃造成损害。

白酒+浓茶

浓茶中的茶碱可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不但起不到解酒的作用,反而会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

红酒+雪碧

喝酒不喝汽水。雪碧属于碳酸饮料,碳酸饮料中富含二氧化碳气体,能使胃部迅速膨胀,增加胃吸收酒精的面积;且二氧化碳还能促进酒精进入小肠的速度,增加酒精在小肠中的吸收,所以用碳酸饮料勾兑使人更容易醉酒。

空腹喝闷酒很容易醉倒。有人做过实验,结果表明,空腹喝酒只要30分钟,酒精的毒性就能达到高峰。因为空腹喝酒的时候,胃肠中往往没有任何食物,此时肝脏内分解酒精的酶的活性很低,这对肝脏造成严重损伤。

中医建议酒前吃点葛根粉,解酒又护肝。

《药性论》提到,葛根“开胃下食,主解酒毒,止烦渴”;

《本草拾遗》也有“解酒毒”的记载;

《千金方》则说“葛根汁一斗二升,饮之”治酒醉不醒。

葛根的解酒作用在古代已经被人们充分利用了。

【春节必备】葛根解酒粉

葛根是中国传统药食同源的植物,被誉为“南方人参”、“植物黄金”、“亚洲人参”,葛根粉被称之为“长寿粉”。

医生指出,葛根在酒前服用,可提前在肠胃形成保护膜,保护肝、胃,增强酒量。

酒中服用,可加速酒精的分解代谢,促进血液循环,保护肝、肾和心脑血管系统。

酒后服用,可缓解因酒精引起的头疼、眩晕、恶心等不适症状,减轻醉酒程度。

所以从古至今,有很多方子的作用就是为了解酒。其中葛根在解酒方面的使用是最多的长期服用可以完全排出肝脏内残留毒素,不少解酒的东西都是葛根做的。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饮料兑酒更伤身:不知不觉喝多 导致慢性中毒
很多人认为,在酒里兑上饮料,如红酒加雪碧、威士忌加红茶等,酒就会被“稀释”,既调和口感、不容易醉,还时尚有趣,真的是这样

0评论2024-10-20294

一滴酒也“折寿”!川大华西最新研究:无论饮酒频率或摄入量如何,只要喝酒就会加速衰老!尤其是这个年纪...
盼啊盼,端午终于来了!大家都吃粽子了吗?!事实上,除去人们熟知的“吃粽子”之外,端午节还有一大传统习俗——没错,那就是“

0评论2024-06-10543

简单的无酒精鸡尾酒无酒精鸡尾酒配方
简单的无酒精鸡尾酒无酒精鸡尾酒配方简单的无酒精鸡尾酒调制方法一、基本调酒材料调制无酒精鸡尾酒,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调酒材料

0评论2024-01-2515

“断片酒”,喝了真的会“断片”吗?究竟是怎么回事?
你知道“断片酒”吗?就是那种包装看起来像果味饮料的酒精饮料,有多种果味。据喝过的人介绍,它喝起来跟普通的果味饮料差不多。

0评论2023-12-3110621

喝快酒、醉酒比每天喝点更伤肝,肝硬化风险高4倍
本文为转化医学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Jerry导读:众所周知,饮酒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因素,酗酒会诱发心脑

0评论2023-12-1910461

原创做桑葚酒时,多加1个关键步骤,桑葚酒香醇顺滑,放得久也不坏
简介:我用五月的水果酿造和饮用葡萄酒。它们香、味美、口感好、保质期长。每个季节市场上都有大量的水果。这样的水果不仅价格实

0评论2023-12-1110255

如何泡桑葚酒最好(干桑葚泡酒配方大全)
桑葚是水果中的一种,它富含蛋白质、脂肪、能量、维生素A、膳食纤维、水分、以及钙磷钾钠等多种微量元素,可直接洗净食用或通过

0评论2023-12-0410094

一滴酒也会造成损伤,这 4 种喝法死亡率更高:50+ 万中国人研究
本文作者:sysoon最近,北京大学联合牛津大学在 nature medicine 发布了一项近 52 万人的研究。图源:nature medicine本次纳入研

0评论2023-11-299016

葡萄酒界的「甜酷」girl——雷司令
用“甜酷”风来形容雷司令再合适不过了。甜,它是世界上最芳香的白葡萄品种之一。酷,高酸,并且拥有独特的类似汽油的化学气息。

0评论2023-11-245652

喝酒脸红的人,更容易得癌?
传言:喝酒脸红的人,更容易得癌。真相:确实有这回事。鉴别要点:「喝酒脸红」是酒精代谢异常的表现,这种现象是乙醛堆积的结果

0评论2023-11-22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