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整合葡萄酒业务 *ST皇台“病急乱投医”

2018-11-05 07:515100中华酒网北京商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三季报亏损数据披露不久后,甘肃皇台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皇台”)再出大动作整合业务。11月2日,*ST皇台发布公告称,拟与公司第一大股东上海厚丰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厚丰”)共同出资设立控股子公司甘肃厚丰葡萄酒业有限公司(暂定名)。北京商报记者尝试就公司未来葡萄酒业务和白酒业务规划等与*ST皇台方面进行沟通,但截至发稿尚未取得联系。白酒行业专家表示,转投葡萄酒是*ST皇台“病急乱投医”的表现,尚缺转型突破口,很难通过融资等方式实现自救,深层次的模式、品牌、消费者等本质问题仍然待解。

救命稻草 整合葡萄酒业务

据悉,此次设立的甘肃厚丰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将分别由*ST皇台与上海厚丰以实物出资、现金出资两种方式共同持有。其中,*ST皇台提供4416亩葡萄基地、葡萄酒车间机器设备等,而上海厚丰则出资现金100万元。该公司主要业务是葡萄酒生产及销售、葡萄种植,注册资本为1亿元。*ST皇台公开表示,本次对外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暨关联交易事项,整合了与葡萄酒业务相关的资产与资源,是公司经营发展的需要,有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不存在同业竞争等问题。

不过,业内人士对*ST皇台的这根“救命稻草”并不看好。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今年以来,全国葡萄酒产量整体处于一个下滑趋势,1-9月全国葡萄酒产量为45万千升,同比下降5.1%。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消费进一步升级,中国的葡萄酒消费者品牌意识在增强,并逐步走向成熟,国产葡萄酒市场在迎来更大机遇的同时,也必将面临一定压力与困难。且当前国产葡萄酒市场品牌化、集中化形式愈加明显,此时*ST皇台选择进入葡萄酒市场未必是“上上之选”。

资深白酒行业专家晋育锋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是中央宏观调控“三去一降一补”的总方针,当前白酒行业已经完成去库存,去杠杆还在进行中,唯有去产能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而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酒企退出。转投葡萄酒是*ST皇台“病急乱投医”的一种表现,但是*ST皇台很难实现转型,因为当前企业没有转型的突破口。另外,虽然*ST皇台一直在通过融资等方式营救自己,但也只能解决一定资金难题,模式、品牌、消费者等问题仍待解。

据了解,2000年*ST皇台是以葡萄酒业务为名义进行上市的,曾多次宣传在武威拥有1万亩优质葡萄园,但由于上市后葡萄酒业务发展并不顺利,并未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酒。因此,*ST皇台的经营业务才逐渐向白酒偏移,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可惜的是,在经历白酒“黄金十年”的洗礼后,*ST皇台反而逐渐落寞。伴随中国白酒品牌化和资本化的消费升级大背景,白酒行业呈现出挤压式发展。业内普遍认为,当前白酒市场的基本情况是全国性品牌打压省级龙头品牌,省级龙头品牌打压地方品牌,且“这几年在市场上很少见到*ST皇台的产品了”。

营收降七成 屡调整未见效

实际上,早在2017年,*ST皇台就曾对葡萄酒业务进行过整理。2017年6月30日,*ST皇台发布公告称,拟将公司拥有的与葡萄酒业务相关的部分资产及负债,按账面值划转至全资子公司凉州皇台。然而,连续两次的葡萄酒业务梳理,并未给*ST皇台业绩增色多少。根据*ST皇台最新发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ST皇台实现营业收入950.39万元,同比减少76.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4190.83万元。

而针对业绩低迷,*ST皇台在三季报中给出的回应则是,今年丢失的大宗成品酒在本地市场上低价销售,造成出厂价与市场价格倒挂的影响尚未消除,而老产品的销售没有起色,销售严重萎缩,且公司研发的新产品尚未上市。

近年来,为扭转业绩颓势,调整公司资产结构组成,*ST皇台曾进行过多种尝试。2017年3月,*ST皇台出售番茄资产,并称将聚焦酒业;2018年*ST皇台转型幼教,但无一不“烂尾”。

业内人士指出,连续两年拓展葡萄酒业务,无疑是为提振业绩以摆脱“戴帽”。不过,当前国内葡萄酒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除张裕、长城本土品牌外,还有来自海外诸多进口葡萄酒的冲击,通过进一步整合葡萄酒业务,*ST皇台最终能否实现扭亏为盈、顺利“摘帽”还很难说。*ST皇台正逐渐被资本市场推出边缘,缺乏主力产品和有潜力产品的*ST皇台,未来可能被退出资本市场,或者转手其他企业,被别人借壳上市。另外,*ST皇台积弊已深,基本上很难从根本上改变。

时间紧迫 翻身机会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与*ST皇台合作的公司股东上海厚丰,在去年也曾出现过类似转型投资。当时的上海厚丰拟以现金方式购买公司剥离与*ST皇台白酒业务相关资产,且以现金方式对标的公司进行增资,试图转战以幼儿园课程开发与运营为主营业务的教育行业。然而,随着*ST皇台业绩一跌再跌,公司负面消息频频,*ST皇台离“脱帽翻身”的双保目标越来越远。包括资本市场和投资者,留给*ST皇台的时间和机会已不多了。

至今已4次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ST皇台,“摘帽”任务刻不容缓。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自2000年上市以来,*ST皇台的营业收入始终在1亿元左右挣扎,由于连续业绩亏损,已被“戴帽”多次,虽有实现过扭亏为盈,但最终却被证实是“虚报”业绩。与此同时,*ST皇台的负债金额也有增无减,目前*ST皇台的负债总额已超4.19亿元,远超营业收入。对此,*ST皇台在公告中指出,由于流动负债远大于流动资产,自我偿债能力薄弱,同时外部融资失信严重,未来公司将面临过大资金缺口和高额利息费用的风险挑战。

另外,此前*ST皇台还面临诸多“事务内忧”。先是股东间多次出现动荡及纠纷,甚至对簿公堂。其中,因二股东北京皇台董事曾多次在董事会上投否决票,*ST皇台几次转型重组都被阻碍。并且*ST皇台因未能按期清偿借款事宜,被公司股东几次告上法庭。今年6月,*ST皇台又收到了法院的限制高消费令,且法定代表人、董事长胡振平因涉及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被凉州区公安局传唤。

白酒行业专家蔡学飞表示,*ST皇台这些年官司不断,负面信息缠身,进而导致主业摇摆、高管离职等恶性结果。企业在尚未形成稳定主业销售规模的情况下,激进的多元化战略导致整体资源失效,直接抑制了*ST皇台的发展。未来,这些问题将进一步摧毁*ST皇台仅剩的品牌价值,导致实体市场的消极态度,严重削弱企业的竞争力,带来业绩下挫。

北京商报记者 刘一博 许伟/文 李烝/制表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酒业ESG评级升温: 啤酒集体领跑 白酒追赶冲级
“依托数字技术,我们的生产车间成了智能低碳的‘黑灯工厂’。”在百威啤酒莆田工厂里,其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基于这些低碳创新措

0评论2025-08-1810

白葡萄酒逆袭!这10个趋势正在改写行业规则
在全球葡萄酒产业迎来结构性变革的2025年,白葡萄酒品类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重塑市场格局。国际葡萄酒与烈酒数据分析机构(IW

0评论2025-08-186

“中国酒业指数”首发;燕京上半年净利润超越去年全年;贵州茅台上半年营收增9.16%
本周(8月9日——8月15日),贵广网络中在互动平台表示“村超习酒”预计在9月正式上市;自8月起,中国酒业协会将试行发布“中国

0评论2025-08-186

1批次“福建老字号”“欣荣”高粱酒酒精度不足
8月8日,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2025年第31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其中,闽侯县上街丰禾贸易商行销售的、标称福建东平

0评论2025-08-1336

贵州茅台起诉“赣酒1953”商标侵权,每年为防伪、打假支出高达2亿多元
贵州茅台起诉酒企商标侵权又添一新例。近日,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对江西省赣酒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赣酒公司”)等4

0评论2025-08-1336

珍酒、五粮液跨界精酿啤酒 酒企开拓新增量有待市场检验
新华网北京8月12日(记者胡可璐)8月8日,珍酒李渡董事长吴向东开启个人首场直播,正式推出旗下首款高端精酿啤酒产品“牛市”,

0评论2025-08-1332

仁怀:酒庄IP赋能酒文旅深度融合
前不久,在遵义仁怀市茅台镇赤水河畔的椿树村,一座融合传统酿造文化与先锋艺术表达的巨型综合体——衡昌烧坊酒庄建成投用。这座

0评论2025-08-1324

金种子酒等白酒股周跌超3%,白酒指数未能实现周线7连阳|酒市周报
在经历行业深度调整和短期的稳步反弹后,目前白酒板块已呈现低估值、低预期、低持仓、高分红回报特点,随着大众消费逐步修复,龙

0评论2025-08-0450

贵阳市场监管对酒“八个坚持、八个不” 三款小郎酒将上线京东天猫 欧盟酒业90亿出口待美豁免
01广东半年啤酒产量241.89万千升2025年6月,广东省规模以上企业啤酒产量51.35万千升,同比下降6.4%;1-6月累计啤酒产量241.89万

0评论2025-08-0445

茅台生肖蛇酒批发价跌破2000元
格隆汇8月3日|酒类行情监测平台“今日酒价”上的批发参考价显示,8月3日,茅台生肖蛇酒(简称“蛇茅”)原箱报1995元/瓶,较上

0评论2025-08-0446